最新消息

行业消息公司动态招贤纳士

学建筑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来源:东朔建筑 时间:2020-10-31 17:11:13

学建筑需要培养哪些能力?这个问题是很多小伙伴儿关心的问题。今天又被问到,所以决定在专栏里给这个问题留个位置。以下是回答: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建筑”?“建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能力”三个问题。

1.先要说一下什么是“建筑”?

我的定义是:

建筑,是由(某类)人主导建造的,克服各种条件限制、将周边环境进行限定(围合与分割,常常为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的侵袭,划分出内与外)的、需要花费一定的物质资源、为(某类)人在其重新限定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生活提供支持的(为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形实体(动静状态未定,目前指扎根在大地上)(存在的空间范围)。一栋具体的建筑具有其存在的时间范围(生命周期),具有社会属性,依托当时当地的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时当地的生产关系服务(人与人的关系)(存在的时间范围)。其定义和范畴受到定义其主体和语言(当时当地)的影响和制约。

2. 再说说“建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结合以上定义,我们会发现,建筑的根本问题,即为谁服务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问题。当然,实际上,以上两个问题还包含所提供的服务利用了哪些条件、克服了那些限制以及达到了多大程度的效用以及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等问题。

3.那么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某人(广义上说还包括某事物或工具)在解决和处理某方面问题时所体现出的:完成度(包括深度、高度和广度等)、完成效率、熟练程度及在长时间、多实践次数下稳定性的体现。

4.现在来回答问题:学建筑需要培养那些能力?

和学任何事物一样,想要了解学建筑需要具备的能力,需要对学建筑都学什么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分部分、分步骤地去了解。这里我想写两种分析方法:

4.1将与学习建筑所需的能力分为“认识建筑的能力”和“设计建筑的能力”两种。

这样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认识建筑的能力和设计建筑的能力属于两种范畴。其中:

“认识建筑的能力”主要是眼以及眼、心、脑的配合能力。体现为输入-In put。对应的能力如:感知力、观察力以及思辨力。先有建筑,而后才能去认识。

认识建筑

而“设计建筑的能力”主要是手以及手、心、脑的配合能力。体现为输出-Out put。对应的能力如:行动力和表现力。先有设计,而后才能有建筑。

设计建筑

很明显,设计的前提是认识,不是吗?在与建筑有关岗位的分工中,有很多建筑理论、历史研究者,未必从事建筑设计的具体工作,但却能十分有效地、深入地认识建筑;而有些建筑设计师,未必是建筑理论和建筑历史的专家学者,可能让他看一个建筑他也未必能有十分理性的分析,但这并不影响他做出好的建筑设计作品。就是因为其实对于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能力的支持。甚至即便在一个从事设计的团队中,往往也是由不同的成员组成的,而这些成员里,分别也具有以上两部分问题的擅长者,分工进行适当的工作来完成一项设计任务。

但我们也会发现,尽管认识和设计各有其不同对应的部分,可二者逐渐仍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善于动手,不喜欢思考,就容易多做无用功;善于观察和思考,却不动手,永远都不会真正明白那些,非需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而不可能明白的、在没有做时你以为已经明白了、但实际上却远远没有真正明白的道理中的真正奥义(求高人拯救这一句十分拗口的定语从句翻译腔)。这是不是戳到一些小伙伴儿呢?

所以,想要学好建筑,必须要知行合一,手眼心脑一起到位才行。所以,感知力、观察力以及思辨力和行动力以及表现力是需要同步进行才可能不断进步的,还是那句话,任何的设计,无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都只可能是有中生有,而不是无中生有。任何的创造无非是来自经验,只不过有些经验有清晰的意识,有些没有而已。

以上分析方法符合马哲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为了进一步观察学建筑需要的能力,我再写另一种分析方法供大家思考:

4.2将与学习建筑所需的能力分为“看清目的能力”和“看懂手段和途径的能力”两种。

这样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它们也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统一体:

“看清目的能力”是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对应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与建筑相关的事物和建筑相关的人的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思考、分析、判断、取舍和决策的能力。并且需要综合考虑结果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不管走那条路,到达目的地才是关键。

不管怎样到达,能到达是关键。

而“看懂手段的能力”是对达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是否有效的把握力。要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对应的能力主要包括行动力、模仿力、动手能力、表现力,并且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进行新的创造。条条道路通北京,但总有个长短缓急是也。

再进一步说明以如何更为有效地使用以上分类去观察学习建筑所需要的能力,需要先补充一个知识点:

因为建筑是由(某类)人主导建造的,而且建造建筑又是一件需要克服各种条件限制、花费一定物质资源的事情,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这项事情都是为了满足这类建造主体的意志和目的的、十分理性,甚至是精打细算的工作。所以就有必要梳理一下与建筑有关的人的问题。在《零基础学建筑设计》课程里,为了充分认识与建筑相关的各类不同身份的人极其立场,我用系统分析法将与建筑有关的人分为了大致的六类,即:项目的出资人、项目的所有者、项目的使用者、监管方、 技术员(包括设计、施工等专业人员)以及路人甲六类,篇幅原因,不再此展开,需要强调的是,这六类人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相互重叠,在考虑一个具体的项目的时候分别观察他们各自的需求、权力,责任和义务有助于帮助我们看清问题。

接着将两种分析方法进行排列组合做进一步的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方面对应的不同能力:

A、看清目的能力+认识建筑的能力

这时候的主要观察的聚焦点其实某个建筑之所以被建造的主体。用白话说就是出资人。

这时候,能否看清楚一栋建筑为什么要这么建造的能力就是一个主要的能力,也就是当你看到一个建筑案例的时候,你是不是能知道为什么它要这样做?该能力的强弱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接近真实原因的能力。注意,一定是可以通过实际信息被证明的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你自以为的原因,所以对信息的了解就是必须的。也就是建筑设计的根本问题中的为了谁为了什么而建的问题。建造的目的,通常主要是以出资人为主导。而且人物里面包含着和建筑相关的不同身份、立场的人,这些人和建筑以及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认识清楚的。想要清楚地认识以上问题,可以再引申一下,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出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为依据,就要搞清楚政治、经济、文化等最基本的问题对一栋具体建筑的影响,可以简化为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个体的规律,就会牵扯到比如人类学、心理学、行为学、美学等与个人化的体验有密切关联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在建筑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很复杂(比如从个体的体验层面,又不仅仅从出资人的角度出发, 而是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等)。在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即便是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本身考虑到了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也往往是以经过简化的、很抽象的形式出现,但在实际的情况下,也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这部分能力的训练很难形成一套对所有的人都使用的万能方法。

这种能力,对于想做建筑历史研究的小伙伴儿至关重要。否则你永远只能陷落在别人架构的历史地图中,无法看清历史真实的样貌。

B、看清目的能力+设计建筑的能力

这时候的主要观察的聚焦点其实是这建筑的设计者。请注意,因为设计者是为出资人服务的,所以,对应到与目的相关的问题时,设计者的很多做法可能并不是他本人意志的体现。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实际上,当与目的相关的能力和设计者相结合的时候,更多情况下,需要的是了解和判断设计者与出资人的关系的能力,或者这个具体的设计者在所有设计者中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就先不展开。

这一点十分有助于小伙伴儿们充分认清对建筑工作的定位,同时也是如何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或的身份在整个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扮演的角色的一个很好的观察点。有助于帮助小伙伴儿们立志,比如你是向往明星建筑师?大师建筑师?自我建筑师?小众建筑师还是具有的人民史观的人民建筑师?

C、看懂手段的能力+认识建筑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就是当你看到一个已经建成的建筑案例的时候,对于设计者受到了什么限制?做出过何种思考?利用了什么条件?为了达成设计目标,采取了什么手段?并克服了哪些困哪?付出了什么代价?以及达到了多大程度的目标预期最终做出了怎么样的综合平衡?等问题的判断力。这个判断能够从多大的程度上以及准确度上与真相接近就是该能力强弱的体现。

这个能力既需要结合A和B中提到的两种能力,同时还需要更多的能力。这些更多的能力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建筑专业性能力的体现。

想要有效培养这部分能力,建议对应到十分具体的问题,笼统地分类反而不利于知识的整合。比如大家都说建筑结构知识很重要,但是如果将建筑结构单独归类,成为建筑技术中的一种知识,就很容易脱离目的性的问题。比如当考虑到安全性的时候,结构往往对应的是对荷载的承载能力、材料及结构形式的选择等;比如当考虑到经济性的时候,结构往往对应的是高度、跨度的经济尺寸;但当考虑到建筑造型的时候,结构对应的又是对建筑形式的天然影响。与其将它们统一归类于结构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学习,不如在大致整体了解这些情况的前提下,需要的地方进行必要的、具体的案例积累,这样的学习方法会更容易让学生立竿见影见到效果,既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再比如空间问题,现在很火的现象学范畴下的建筑空间,强调的是人在空间中的感知问题,感知问题很复杂,不同的空间形式——包括其空间的轮廓、尺度以及限定出这个空间的物质材料的质感、色彩、光影等等因素,都会对人对空间的感受有影响,所以从理论上说,对人对空间感受的把握的确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但这样铺展开来,想要从一种理论的高度去做演绎则是无穷无尽的工作,对此很感兴趣并且有条件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当然是怎么去实验都可以,但对于要完成一个具体设计的人来说,其实更有效地方法可能并不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公式推导,反而恰恰是对于自己需要设计有共同点的具体个案的研究更为有效。

那些想做建筑理论研究的小伙伴儿,你们就需要在以上方面不断积累。而对于那些想要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小伙伴儿,这部分能力同样重要。不过以上两类同学的目的和具体方法都有可能会有所区别。

D、看懂手段的能力+设计建筑的能力

因为做建筑设计和认识一个已经建成的建筑是反向的,也就是说当你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这个即将被建造的建筑还并不存在。所以,在这种排列组合下显现出来的能力即:对于即将建造的这个建筑,你是否明确自己所具备的建造条件及需要克服的限制(包括各种条件和限制,如地理气候环境、经济问题、材料问题、人文环境等)?是否对量的问题有明确的把握(包括规模和尺度等问题)?是否对效率和底线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结构和材料的经济性、各类规范问题等等)?是否对功能的效率及其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包括房间的合理形状、尺寸、比例、流线组织等)?是否对形式的问题有敏锐感知力和预先的想象力?是否有准确的(包括轮廓和材料两部分)形象化表现力(最好还不仅仅是准确,而是细腻的表现力)?是否有高效地表达力(包括对相关的设计工具熟练运用的能力)?对相关规范的了解和掌握等能力等能力。具体落实到设计成果,即当有一个委托方告诉你他的要求的时候,你是否能清楚地在头脑中明确地落实为某种有效的功能关系和明确的形式并且快速地呈现为一种可视化的成果?。估计这里又戳到了一些人。

这部分能力的训练,在学校中往往被分为基础训练和设计类课程训练两种。前者就类似于理论性的抽象训练,而后者则更接近于个案的落实。在研究过一些典型的高校建筑基础课程的大纲和教案后,我个人认为目前国内的建筑基础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排除也有做得好的老师),很多内容的训练目的不明确,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研究的意识呢,还是为了教会其对经典的惯常回应,或者仅仅是为了培养一种所谓的审美?目的不同,训练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但很多时候这些课程是混杂在一起的。在这样的训练下,即便在做这些训练的时候学生也会觉得很有趣,并且也的确能达到一部分目的,但却很难培养起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训练的意识,连意识都没有,更不可能获得清晰的思考和有效的答案,所以一旦课程结束或离开老师,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何继续这些训练,以至于这些重要的训练常常由此便中断了(实际上,我认为这项训练适合从事设计的小伙伴儿们终身来做,没错,我说的是终身!因为即便是基本功,但是没当你有所提高,你会在训练中获得到更多之前无法获得的新的高度上的收获)。具体的设计类课程要好一些,很多学校都针对不同年级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但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题目中问题设置的目的不明,套路较多以及案例优劣评价标准的模糊,特别是评价标准的问题比较大,不在此展开,后面可能会基于系统论再单独成文。这个问题也是我想在读书会和后续课程里探索的内容。

最后这一部分,当然就希望那些有志于做出好的建筑设计实践的小伙伴儿们快来对号入座并开始行动起来做不断地积累和自我潜能大开发吧